气缸的技术原理基于气压传动与机械能转换,通过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实现直线或旋转运动。其核心结构包括缸体、活塞、活塞杆、密封件及前后端盖。当压缩空气从气源经电磁阀进入气缸无杆腔(或杆腔)时,气压推动活塞克服负载阻力(如摩擦力、弹簧力等)产生位移,活塞杆随之输出直线运动。若采用双作用气缸,气压交替作用于两侧腔体,可实现往复运动;若需旋转动作,则通过齿轮齿条或螺旋机构将直线运动转化为旋转。
气缸的驱动效率取决于气压与活塞面积的乘积(F=P×A),例如,缸径50mm的气缸在0.6MPa气压下理论推力可达1178N。运动速度由供气流量与气缸容积比决定,通常在50-1500mm/s范围内可调。为减少压缩空气泄漏,活塞与缸体间采用O型圈或Y型密封圈,同时通过缓冲结构(如橡胶缓冲垫或可调节节流阀)吸收活塞运动末端的冲击能量,避免机械损伤。
该技术以结构简单、响应迅速、成本低廉著称,广泛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、包装机械、工程机械等领域,尤其适合中短行程、中低负载的往复运动场景。